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   
        当前位置:首页>>基层风采
        以实干为乡村振兴添一抹检察蓝——五台县人民检察院驻大石村工作队工作纪实
        时间:2023-01-11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
        又是一年冬来到,走进冬日的大石村,整洁的村中水泥路连接着各家各户,呈现出最干净、最简洁的线条;一排排、整齐有序的房屋,安然坐落在冬天的怀抱里;村落里,三五成群的老人聚在一起述说着一年的收成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;村委会议室里,村民、村委会干部、驻村工作队围桌而坐,你一言我一语,讨论着村里下一年的乡村振兴发展大计,好不热闹。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,大石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,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新画卷正渐行渐近,然而一幅幅美好景象的背后,都有一抹靓丽的“检察蓝”在舞动。


        自乡村振兴实施以来,五台县人民检察院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,能动履职尽责,通过结对共建互助的方式,于2021年6月,向豆村镇大石村派驻3名工作队员助力乡村振兴。一年多来,驻村工作队积极参与谋划当地乡村发展规划、扎实开展进村服务、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,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。


        担使命,赓续检察为民情


        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白旭是工作队中年龄最小的,年轻人带队到村帮扶,村民最开始是不信服的,很多村民投来的都是不信任的目光。初来乍到,白旭心里焦虑了,异常评价和几乎毫无驻村工作经验,使得他有退缩的想法,可是强大的新时代检察使命感使他暗下决心:“既然最初选择驻村,不管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坚守到底,决不能给检徽抹黑”,毅然把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,用实际行动将“为民之心”融入“驻村初心”。一年来,驻村工作队肩扛重任、牢记嘱托,迅速完成从检察干警到乡村振兴“村官”的角色转变,严格遵守“五天四夜”工作制度,不怕苦、不畏难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,扑下身子,倾情投入,狠抓基层党建,壮大产业基础,关注民生民计,助力乡村振兴,工作扎实而卓有成效,受到领导赞誉,赢得百姓口碑。“检察院这支队伍把检察作风带到了乡村,相比办案,角色转化非常大,在全镇14支驻村工作队中工作成效最显着,因此被检查、被观摩次数最多”镇党委书记中肯地说。


        周永清检察长深入帮扶村共商共议共谋乡村振兴之计


        破难题,真帮实干促发展


        乡村振兴,产业兴旺是重点,驻村工作队员始终把发展产业项目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大石村乡村振兴的“关键一招”。来建国是一位从检30余年的老检察官,他响应组织的号召,毅然告别心爱的检察岗位,来到了大石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,开启了他职业生涯中情系百姓、心系乡村的最后一段精彩华章。到任后,发现该村虽然地理环境优越,交通便利,但是多年没有带动脱贫人口发展的主导产业,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。为了实现产业兴旺目标,助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,来建国和村“两委”班子认真研究、反复论证,制定了符合村情的壮大村集体经济短期三年规划和五年长期规划,瞅准大石村土地多的地理优势,盘活土地资源,将原来集体土地租赁改为自主种植,发展现代农业,将原来集体农机使用改为对外经营,聚焦“一村一品”,进行小型粮食加工厂建设,2022年村集体经济首次突破10万元,带动了90余户脱贫户增收。“以前嘴里说的都是法条,现在念的都是产业经,300兆瓦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正在推进”来建国笑着说。


        大石村井湾组小杂粮加工厂


        解民忧,倾情帮扶暖人心


        从检察干警到基层工作者,对高峰来说,这不仅是身份的转变,更是精神上在蜕变,心中常在的乡村情怀,驱使着他从脱贫攻坚时期以来一直在驻村帮扶。作为一名老驻村工作队员,他对驻村工作有深刻的理解,那就是工作做的好不好,得看群众满意不满意。驻村以来,他进得农户门、入得群众心、办成群众事为标准要求自己。在走访过程中,得知65岁的闫书文户是村里的监测户,多年前妻子因脑梗瘫痪在炕,长期靠吃药康复治疗,该户存在返贫风险,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利用个人人脉多次到相关部门跑门诊慢性病手续和申领医疗器械。“老伴儿吃药花不少钱,多亏了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,现在买药有了报销,有了轮椅能推着老伴儿出门晒太阳了,真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。”闫书文感激地说。


        驻村工作队员入户解民忧


        强基建,筑乡村振兴之基


        乡村振兴,基建先行。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改变农村面貌、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径,是筑牢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。驻村工作队坚持把补齐基础设施短板、增进群众福祉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,驻村工作队与村委干部积极对接县乡村振兴部门,争取到2022年乡村振兴基础设施项目50万元,对大石村主干道进行了修缮硬化、对两条河道进行了环境整治、新修建人行桥梁一座。驻村工作队与村委干部积极对接县水利部门,争取到水利修缮资金5万元,对饮水水塔进行了修缮加固,改善了群众饮水条件。围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,驻村帮扶检察院投入部分资金,协助村两委完善了阵地文化建设。自乡村振兴实施以来,大石村环境面貌得到全面整治,配套实施不断得到完善。据村民闫眉还介绍:过去环境比较差,村委会破烂不堪,通过工作队在这里一年半的时间,把村里的交通搞好了,环境优美了,村委会变靓了,希望以后能够不断改善,把这里建设得越来越好。


        焕然一新的乡村道路


        执法治,绘乡村善治画卷


        法治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,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。五台县人民检察院找准自身定位,能动履职,充分利用驻村工作队身处乡村振兴最前线的优势,用检察产品深耕厚植夯实乡村治理根基。乡村振兴实施以来,检察干警及驻村队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,持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,根据帮扶村的实际情况,先后开展“送法进校园”“民法典宣传”“防养老诈骗”“防非法集资”等法律宣传服务活动,引领尊法守法乡村新风尚。作为具有“政法属性”的工作队,积极履行法律服务职能的同时,也在解决群众矛盾纠纷中积极参与、主动作为,切实促进村落和谐稳定。一年来,驻村工作队结合检察职能,发挥检察作用、延伸法律触角,坚持用法治文化赋能乡村治理,以法治之光照亮乡村底色。“现在村里有了检察院的干部,他们讲法律、讲村规民约、讲道理,我家多年未解决的坟墓占地纠纷就是他们调解的,他们的调解让我们双方能够心服口服。”村民王三根说。


        检察干警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


        现在大石村村容村貌不断改善,各种产业蓬勃发展,基础实施日趋完善,乡风文明向善向好,在工作队的带动下,正在慢慢发生更多更美好的变化……


        蓝图已经绘就,奋斗正当其时。在新的一年,驻村干警将牢记使命,以求真务实、忠诚担当的检察精神,以国之大者的为民情怀,在广袤的乡村奋斗不息,以实干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。


         
        网上服务
        网上举报
        控告申诉
        法律咨询
        案件查询
        检察长信箱
        12309中国检察网
       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
        远程视频接访
        互动平台
        新浪微博
        检察微信
        二维码 上
        忻州检察微信
        最高人民检察院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山西省人民检察院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正义网

       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检察院

        地址:忻州市人民检察院公园街 邮编:034000

        工信部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 技术支持:正义网

        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